 |
显通寺
看点 珍贵文物:显通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在挂着山门外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分别写着“龙”、“虎”两个大字,是唐代的遗物。 大雄宝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塑像,整座大殿开阔疏朗,古色...... |
 |
菩萨顶
看点:现存建筑多建于清代,建筑形制、手法及雕刻艺术,多参照皇宫。这里也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黄教法会主场地,选择这一时间登山,可以看到喇嘛们“镇魔”的盛况。导游 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 ...... |
 |
黛螺顶
黛螺顶在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寺庙集群区,有“台内五峰”紧紧环抱:黛螺顶、菩萨顶、寿宁寺、灵应寺在四周的山脊、山顶上座落,与腹地巍然高耸的大白塔相呼应。黛螺顶,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 |
 |
塔院寺
塔院寺,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塔高约50米,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 在白塔的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所以又称文殊发塔。 ...... |
 |
万佛阁
看点 五龙王殿始建于清代,相传这五位龙王专管为五台山耕云布雨,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福音,所以得以在五台山历代供奉。古戏台在五龙王殿对面,相传是专为龙王们听戏而设的。导游 万佛阁的主要建筑有文殊殿、五龙王殿和古戏台。文殊殿是一座坐东朝西的两层建筑,殿内下层...... |
 |
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唐代时,罗睺寺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1492年(明弘治五年)重建。明万历年间,李彦妃为祈子登基许愿,拨款重修。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再经修葺。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 |
 |
广化寺
广化寺历史悠久,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在其后殿后至今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一座八角单亭阁式石塔。塔身正面下部刻一方门,门之两侧下方还雕有两位金刚,门之上方为一竖匾,上书“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字体刚劲有力,似为瘦金体。该塔通身由青石雕成,雕...... |
 |
五爷庙
五爷庙位于山西五台山风景区万佛阁,面积虽然不大,占地仅2000平方米,殿楼堂舍也只有20多间,但因为内有五爷庙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现在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 |
 |
五台山
五台山(MountWutai):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方圆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以台怀镇为...... |
 |
殊像寺
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殊像寺,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现存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的文殊骑狮塑像,高近十米,是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一尊文殊塑像。殊像寺文殊殿内的殿壁...... |
 |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处小车沟村九龙岗山腰。相传,昔有九龙作恶,文殊菩萨将其压在山下,清澈的水底可见九条小龙的影子,寺因此而得名。寺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清末民国初年又重建,现存建筑多属民国初年建筑。龙泉寺坐北朝南,现存有牌楼、影壁、台阶和三座院落,主要建筑中院有天王殿、观音殿、...... |
 |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