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筒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筒称为陇。它象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根据《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3,064,127人,占51.08%;女性人口为12,511,127人,占48.9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42;0~14岁人口为4,643,822人,占18.16%;15~64岁人口为18,825,645人,占73.6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05,787人,占8.23%;汉族人口为23,164,756人,占90.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498人,占9.43%;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23,25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44,60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982,78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313,04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36,582人,占36.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338,672人,占63.88%。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中文名称: 甘肃省
外文名称: Gansu Province
别名: 甘、陇
行政区类别: 省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兰州市、天水市、酒泉市等
政府驻地: 兰州市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
面积: 45.37万平方千米
人口: 25575254人(2010年)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关
机场: 兰州中川机场、嘉峪关机场等
火车站: 兰州站、天水站、酒泉站等
车牌代码: 甘A/B/C/D/E/F/G/H/J/K/L/M/N/P
省名来源: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
甘肃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地域辽阔,地形狭长,是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公路由少到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西兰、兰新、包兰、甘川、甘青等国省道为主干线,连接全省城乡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建成了天北高速公路、兰州中川一幅高速公路等一批二级以上的
高等级公路。到199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212公里,比建国初的3273公里增加了10倍多。甘肃水运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390公里航道中有等级航道1305公里,黄河兰州段38.4公里航运开发,完成了航道整治、港点建设、船舶修造、通讯导航、环境保护的全部工程,部分航段开始航运,开通了白龙江碧口至广元84公里首条省际航线。省内库区、湖泊中的客运、旅游航线也相继开通,全省已有航线18条,通航里程907公里。建成了陇南碧口、平凉崆峒、临夏莲花等24处港口码头。航运工俱有很大更新,安全、舒适的船型得到普遍推广使用。航空方面,兰州中川机场,现已开通兰州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南京、杭州、敦煌、嘉峪关等近三十条航线,并开通有每周星期二飞往香港的定期旅游包机航线。兰州市区至中川机场70公里,约一小时车程,有班车和出租车接站。此外,兰州是西北最大的铁路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也是东起连云港,西抵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一站。兰州站位于市区南侧的皋兰山脚下,每天有54列客车经过该站往返于全国各城市之间。
甘肃现有各类宾馆、饭店数百家,仅兰州就有近五十家,另有数十家国内旅游定点饭店,可以满足众多游客不同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敦煌莫高窟的声誉渐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以敦煌国际大酒店、太阳大酒店等为代表的一些中高档酒店,服务周到、安全卫生,是相当不错的下榻之所。
甘肃省南北跨度很大,省内的主要餐饮特色是以兰州为代表的回族风味。兰州有许多小吃街,街上还有较大的中高档次酒楼,可供食客选择。盘旋路周围为酒店、宾馆集中区,游客可选择到农民巷小吃一条街品尝美食,火车站周围的和政路小吃街也很有名,除此之外,市内还有广场西口、铁路新村、西关什字、小西湖、建兰路等小吃街,一般从早晨可持续到子夜。和政路、西关什字等小吃街可持续到零晨三、四点,有些摊点昼夜营业。小吃街上还有瓜果蔬菜等外卖。兰州附近所产白兰瓜、醉瓜全国有名。"牛肉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在兰州街头的任何一家牛肉面馆,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汤牛肉面。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饮食特点则是以肉制品和奶制品为主,在夏河附近的饭店里可以吃到正宗的藏餐,你可以浅尝一下,若是不习惯的话,在夏河还有许多川味餐馆,相信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
拉面之都
牛肉面又叫牛肉拉面,始于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的五大特点。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桥麦椤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成为兰州人经济实惠的家常便饭。
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这话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兰州社火
春节期间,兰州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最壮观的是太平鼓队。鼓手们随着社长大旗的号令,有节奏地擂鼓腾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兰州春节社火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以“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原系牌子曲类的民间曲艺。相传早期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末已达兴盛时期,主要流行于天水的秦安、清水一带。小曲主要分花腔与老腔两大类。花腔的词曲格式、演唱与演奏形式以及调式与陕西眉户十分相近,老腔明显地保留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小曲以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只唱无白;器乐主要以水子敲击节奏,以三弦随腔伴奏,既可演唱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又能演唱内容比较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现存传统曲目有《皇姑出家》、《八仙庆寿》、《白猿盗桃》、《荐诸葛》等6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