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概况]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唐属合南道。宋置川陕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设重庆直辖市后四川省辖14地级市、5地区、3自治州,17县级市、124县、3自治县,其中居住着汉、彝、藏、回、羌等民族。省会成都。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总面积是48.8万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气候]
四川东部为海拔约500米的四川盆地,这里有富饶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为高原山地。属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000-4000米。邛崃山、岷山一带设有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多处。本省气候复杂多样,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西南山区干湿季分明。川西北高原长冬无夏,较为干寒。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四川经济]
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本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成都是四川省交通中心,名胜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附近有都江堰等景区。
航空
成都双流机场已成为中国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达川、宜宾、泸州、西昌、南充等五个民用机场也先后起用。
铁路
成渝、成昆、宝成等5条铁路干线、三万、小梨、资威、成汶、德天、广岳、攀枝花、广旺、宜珙9条支线和
四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
公路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
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都有高速公路把省内各主要景点连成一体。
水运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四川旅游商品资源及其丰富,品类繁多,涉及到食品、纺织、工艺、美术、医疗保健、电子、机械等行业,共有20多个大类,5000多个花色品种,蜀南竹海的竹根、竹雕,攀西的彝族工艺品等闻名海内外。主要巴蜀特产如下:
酒:五粮液、泸州老窑、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 沱牌大曲。
茶:蒙顶石花、峨眉毛峰、青城雀舌、早白尖功夫、三花牌茉莉花茶。
食品: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天府花生、夹江豆腐乳、郫县豆瓣、叙府糟蛋、广汉缠丝 江安血橙、梁平柚。
工艺美术:蜀锦、蜀绣、瓷器、竹编、江安竹簧。
乌柏树
乌柏树又名木梓树,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
乌柏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油率可达40%。树脂可造固体酒精,金属涂料剂,上等香皂和肤脂等。
甜橙
甜橙色彩鲜艳,含粮量较高,汁多,产量高。
夔柚
夔柚在奉节至少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据汉〈蜀志〉载,“夔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是我国柚类的名品之一。
其形似倒卵形,果大皮薄,果肉汁多,清甜可口,陈于室内,清香四溢。曾为贡品。
锦橙
柠檬酸含量较多,酸甜可口,果实较大,易贮存。
雪魔芋
雪魔芋是峨眉山的特产。它是用魔芋粉混合米粉煮熟、凝固切成,埋入冰雪,特殊加工制作而成。雪魔芋荤食、素食皆可。用于荤食烧鸡、烧鸭,用于素食油酥、凉拌。它具有海绵般的吸液能力,菜中精汁尽贮其内,入口香汁横溢、鲜美可口,别有风味。
香溪桃花鱼
桃花鱼是香溪出产的一种稀有的鱼类。它的学名叫桃花水母。鱼的主体如伞,透明而微带乳白色,触手繁多,约有250条。
每至桃花盛开时节,一簇簇桃花鱼,就荡漾在碧波里,而桃花凋谢时,它也随花消逝。
酥芙蓉
酥芙蓉系传统中式糕点,工艺精细,风味别具一格,入口化渣不粘牙,香、酥、泡、甜,使人有油而不腻、甜香可口之感,其色乳白似芙蓉。该产品适合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奉节脐橙
奉节脐橙生长于景色秀美、风光宜人的三峡库区,是1972年由奉节县园艺场培育出的美国华盛顿特优脐橙。
奉节脐橙外形美观、色泽橙黄、香甜味浓、汁多无核、脆嫩化渣、清热去火、保存时间长,多年来深为人们所喜爱,一直为国宴指定水果。
苏稽牌香油米糖
苏稽牌香油米糖,以糯米、芝麻、花生仁、优质白糖、化猪油为主要原料,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结块成型,整齐美观,包装新颖别致。该产品呈米黄色,光润饱满,香甜可口,酥脆化渣,营养丰富,是理想食物亦是待客、馈赠之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夹江豆腐乳
夹江豆腐乳是四川省的名土特产口之一,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具有芳香浓郁、咸淡适中、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细腻化渣的特色。如果在粉蒸或红烧猪、牛、羊肉的时候,适量加入一些豆腐乳汁,那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是佐食的佳品。
青城丝毯
丝毯是用蚕丝和娟丝为原料,按传统加工工艺、经手工纺织而成的工艺品。位于都江堰市的青城丝毯厂是成都市生产丝织地毯、挂毯的专业生产厂家。丝毯样式丰富多彩,产品特色是:毯面光洁、染色牢固、质地柔韧、富有弹性。青城丝毯既是优质外贸产品,也可作旅游纪念品收藏。
“虫白蜡”
虫白蜡是白蜡虫Ericerus Pela(chavannes)雄幼虫群栖于木樨科Oleaceae植物,白蜡树属Fraxinus的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或女贞属Ligustrum的女贞树Ligustrum Lucidum Ait 枝条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分泌的白色蜡质, 经加工而成,是一种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密闭、防潮、防锈、防腐、润滑、着光、熔点高、凝结力强和理化性质稳定等特点,是军工、食品、轻化,精密铸造、电子、纺织印染、工艺品等行业的重要原辅材料和医疗、医药、营养保健佳品。
峨眉山市生产和利用白蜡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
郫县豆瓣
豆瓣是烹制正宗川菜的主要辅料之一,因此四川城乡居民都有自制豆瓣的习惯。四川豆瓣中最负盛名的只有两个牌子:一是郫县豆瓣,一是资阳临江寺豆瓣。
郫县豆瓣的特色是:味辣、香酥、色红,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被誉为“川菜的灵 魂”。特别是郫县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峨眉名茶
峨眉名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宋陆游曾写"煮茶"一诗,内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诸春"之句,与"杭州龙井、福建闽红同负盛名,驰誉海内外"。
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具有圆直均匀、沏汤碧绿澄明,进口微涩、回昧甘甜、清香醇厚、久留口舌的特点。尤其"峨蕊"茶,采用一等叶精工制成,外形卷结、叶底嫩匀;"竹叶青"以"外形绿、当汤色绿、叶底绿"三绿的特点畅销国内外,久享盛誉。
全兴大曲
全兴大曲是老牌中国名酒,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初由山西人在成都开设酒坊,按山西汾酒工艺酿制。后来,酿酒艺人根据成都的气候,水质,原料和窖龄等条件,不断改进酿造工艺,终于创造出一套独特的酿造方法,酿造出了风味独特的"全兴大曲”。根据1951年在全兴老号的基础上成立了成都酒厂。全兴大曲以窖香浓郁、醇和协调、绵甜甘洌、落口净爽的独特风味被郭沫若誉为“延龄酒”,有“美酒如诗”的称誉。
瓷胎竹编
成都生产的编工艺品“瓷胎竹编”又称“竹丝扣瓷”,是竹编工艺品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种。它是以瓷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篾,依胎织成。成都瓷胎竹编工艺厂是成都碓一专业化生产瓷胎编工艺品的工厂,坐落于成都解放路一段12号。
成都漆器
四川盛产生漆和丹朱,此两者是生产漆器的主要原料,所以四川是中国漆器的主要产地之一。成都生产漆器工艺品的主要厂家是成都漆器工艺厂。它坐落于成都西干道金河街81号,主要产品有漆器屏风、攒盒、出土文物复制品、漆画艺术品等。
沙琪玛
沙琪玛以鲜鸡蛋、鲜猪板化油、精面粉、优质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心制作而成,质地酥松绵软、油润细腻,鸡蛋香和猪脂醇香味扑鼻,适口性强,老少皆宜。
蜀锦
蜀锦是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织品,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生产的蜀锦品种主要有被面、衣料及各种装饰锦。
银丝工艺品
成都是我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之一。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墓中出土的玉册、饰件、金银器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银丝制品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银丝工艺品是以白银为原材料,银丝纤细仅及人头发的一半,最粗也不超过3毫米。目前成都生产银丝工艺品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是成都金银制品厂。
蜀绣
蜀绣是四川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同江苏苏州的苏绣、湖南长沙的湘绣和广东的粤绣一起,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成都的蜀绣生产厂家主要是位于西郊浣花溪畔草堂东路的成都蜀绣厂和位于市区和平街11号的汉皇绣庄。
土特产
成都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涪陵榨菜
涪陵位于长江与乌江汇合之处。该处出产一种茎部发达、叶柄下有乳状突起的青菜头。清光绪年间,涪陵人邱寿安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他雇用的伙计邓炳成选用肉厚质嫩的青菜头,让风吹至半干,加盐揉搓腌渍,然后再用木榨榨干盐水和菜中酸水,再放上作料,装坛密封。这种用木榨加工的菜,就取名“榨菜”。由于它具有脆、嫩、鲜、香的独特风味,大受群众欢迎。起初邱家严格保密,获利甚厚。后来腌制方法逐渐传开,到1935年,榨菜作坊已遍及四川沿长江一带,年产达四十五万坛,其中涪陵占二十五万坛,所以“涪陵榨菜”名声大振,至今未衰。
四川腊肉制法:
(1)将盐炒热、晾凉,加硝和香料拌匀,擦抹在肉上,放一缸内,把剩下的盐和香料,均匀撒在上面,腌制2--3天后翻缸,翻后再腌2--3天出缸,洗净晾干。
(2)将腌好的肉放入“烘房”内(房内温度保持在113℃左右),烘1--1天半左右,待皮干硬即成。
特点:腊肉色泽金黄、瘦肉酱红。咸度适中,腊香浓而无烟味。
竹簧雕刻
竹簧雕刻主要产于四川江安,故又称做江安竹簧雕刻。据说早在北宋时期,江安人民就开始利用楠竹编织箩筐、背兜、椅子、蒸笼等日常生 活用品。后来,逐渐由粗到精,在筷子头上雕刻狮子、龙凤。将楠竹削去外皮仅留一 层竹心、竹簧片,用胶贴在木板或铁片上,然后把图案雕刻在竹簧片上,制造各种用 具和装饰品。历经世代相传,今已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竹簧工艺美术产品。这些竹簧 工艺品,质优工细,深得人们赞赏,在六十年代,江安竹雕工艺产品就已远销日本、 法国、西德、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
品种:江安竹簧雕刻工艺产品品种丰富多彩。今有竹器雕刻、竹簧镶嵌、竹簧雕刻、竹丝镶 嵌、竹筋皮制品等5大类,140个品种,300个花色。图案题材有反映山川名胜的“峨 眉风光”、“都江堰”等;有用带麻雀斑纹的红豆木、乌木、楠木等优质材料作配料, 组合成花卉草木;有取材于古代传说的“麻姑献寿”、“哪吒闹海”等;还有象征吉祥 如意的动物,如龙、凤、熊猫等图案,栩栩如生。
特点:江安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南岸,所产的楠竹具有纹路精密,竹青如绸缎,竹簧如象 牙骨的特色,是竹簧雕刻的上乘原料。竹簧经过处理,黄橙莹润晶亮,具有淡黄象牙 色泽,被誉为“竹象牙”。
工艺:近年来,江安竹雕艺人们继承空雕、浮雕、浅雕等手法,创造了竹簧镶嵌、画笔勾刀 等新工艺,把原来的浅雕、浅浮雕发展到着色、彩色竹雕、彩绘和主体浮雕,突破了 楠竹本身形态的束缚,造型别致,雕工精细,独树一帜。
古蔺郎酒
郎酒产于四川古蔺。古蔺郎酒的正宗产地是古蔺县二郎滩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 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 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 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 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 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 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 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 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 可装瓶包装出厂。生产厂家是中国四川古蔺郎酒厂。
郎酒在1963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 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 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金质奖。
四川藤器
四川藤器产于四川达县、万县、乐山等地。其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
四川藤器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 工艺:制作的方法、先用坚实、均匀的白夹竹,根据家具的造型加热骨架。然后,把用水浸 泡过的藤条围绕骨架巧妙地进行编结,先拉经线,后编纬线。制作 藤椅是用整枝的藤 条做背、座,以求结实,用对剖的藤条缠扶手,为了紧密;编结的接头全部藏而不露。 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 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
宜宾竹荪
宜宾竹荪产于四川宜宾。竹荪,又名“竹参”、“僧竺薯”,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真菌。菌体笔状,顶部有钟状 菌盖,盖红色,表面有恶臭粘液。盖下有白色的网状部,向下垂。将菌盖臭头切去, 晒干后有香味。竹荪质地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远在诸菌之上,自古以来,是高级筵席中的珍馐美肴。
据测定,竹荪的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可消化率达80%以上,比任何蔬菜都高。 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竹荪菌糖中含有一定的抗癌物质,有防 癌、治癌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特别是腹壁 脂肪过厚者,长期食用有减少腹壁脂肪的明显效果。
食法:仅用烩的方法就能烹制出几十道名菜。如“竹荪烩鸡腰”,制作精细,汤清色美,味 道极鲜;“烩双参”,是用竹荪和海参,配上云腿、鸡肉、蛋黄等做好后呈白、红、黄、 绿、褐五色,鲜美艳丽,令人赏心悦目,是有名的滇味菜;“太极竹荪”以竹荪和鸡肉 等为原料,精心制成,因形如八卦太极图样而得名。竹荪配加冰糖、桂圆、荔枝、莲 子等还能制作几十种甜食,食味鲜甜,风格别具。
长寿沙田柚
长寿沙田柚产于四川长寿。长寿沙田柚“源于沙田,而优于沙田”。沙田柚,原产于广西容县沙田村,约在100 年前,长寿县有个姓郭的在容县当县官,他非常喜食沙田村的柚子。后来他将沙田柚 的良种带回家乡种植,于是,沙田柚在长寿繁衍开来。
长寿沙田柚主要品系有古老钱、菊花心、车爪圈、赖格宝、沙榛等。 特点:长寿沙田柚形似葫芦,果顶微凸,果皮有不同花纹的印环,有的似古钱,有的似菊花。 果重一般一至一点五斤。果实可食部分占56.4%,果汁量达41%,果汁色泽乳白,汁 泡细长,脆嫩化渣。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占14%。长寿沙田柚与广西容县沙田柚相比, 柚果汁更多,味道更加清香浓甜,味醇如蜜。
据分析,每百毫升果汁中,含糖7.3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2克,粗纤维0.2 克,无机盐0.4克,钙24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特别是维生素C和E的 含量为广柑的3倍,红桔的五倍。长寿沙田柚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对维持人体骨骼、血液、肌肉 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作用,对于防止心脏心管破裂有非常功效,是多种疾病患者的 疗效食品。长寿沙田柚全身是宝,果皮可制作酱、蜜钱、做菜;果核是药品,还能提 炼工业用油;柚椽是提炼芳香油的原料。
麝香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 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 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 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 主产区可分为甘孜、凉山、乐山、雅安、宜宾、泸州川西、川南区、阿坝、 绵阳、广元、德阳、成都川西、川北区、万县、南充、酉阳、重庆川东、川北区。 以川西二区产量较大 ,通常甘孜占50%,阿坝占25%,凉山占12.5%。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1.2吨,常年产量0.5吨。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 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平均捕杀160头麝。麝香野生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四川将大巴山划为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猎。1958年在马 尔康、米亚罗、南川建立人工养麝场,开展野生变家养的试验。1962年国家将麝 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实行护、养、猎并举的狩猎方针。1980年四川作出五年内禁 猎麝取香的规定。1982年在都江堰市建立四川养麝场,1983年在养麝场建立四川 养麝研究所。 商品按加工程度分毛壳麝香、麝香仁。带囊壳为毛壳麝香,以饱满、捏之有 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除去囊壳称麝香仁,以当门子多、质润柔、香气浓烈者 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麝香酮。
成都灯会:流行于成都地区。每年春节前后举行。早在唐代,成都便已流行元宵赏灯的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产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新灯会在保留原来灯节特色基础上,从品种、式样、规模、影响等方面都大大发展了,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
成都市花_芙蓉花
成都花会:
流行于成都地区。每年春天举行。由成都花市演变而来。成都花市在 唐宁时便十分兴盛,举办日期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民间认为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百花盛开,最堪游赏。届时,远近的花农们把自已精心培育的名花异卉运到成都,集中展览和出售。花会期间,成都及附近区县的名小吃均入园摆摊设点,供游人品尝。
望丛歌会:流行于郫县一带。每年端行节举行。届时,远近的人们纷纷前往望从祠朝会上香,祭祀望帝、丛帝有德遗民,祝福庄稼获等于丰收。参加者以川西农民为主,歌曲内容丰富.会间还有川戏,武术等表演.
新津龙舟会:
新津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白天,龙舟竞渡.入夜,华灯齐放,彩船夜游,争齐斗艳,美不胜收.
自贡恐龙灯会:流行于自贡地区。每年春节前后举行。届时,自贡市人民公园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在灯会使用的灯具中有传统的纸扎彩灯、绢花彩灯、玻璃彩灯,还有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制造的瓷器彩灯、霓虹彩灯、水下彩灯、低压流水灯、气体放电灯、程序控制灯等。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影视故事、民风民俗和科幻人物等。彩灯造形中,恐龙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且最具特色和魅力,并蜚声海内外。亥习俗现仍流行。
鬼城庙会:流行于丰都县一带,旧时,每至宇主神的诞辰,都要举行庙会。丰都鬼城寺庙林立,届会众多,全年达35次。如正月初九玉皇殿办玉皇大帝圣诞庙会,二月初二天子殿为阎罗王天子圣诞并天子娘娘肉身成圣期举行天子会,四月初八大雄殿为释迦牟尼圣诞办佛主会,九月初八丰都大帝对圣诞举办土地会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城庙会曾一度中断。1988年4月18日,丰都县举办首届鬼城庙会,在保留原有庙会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贸洽谈、物资交流等内容。该习俗现在流行。
梓潼庙会:又称梓潼大庙庙会。流行于梓潼县一带。每年农历的二月和八月的初一至十五日先后举办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来,该习俗重新流传,活动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观赏和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及旅游观光为主。
新都桂花会:
新都桂湖桂花飘香时,又正是满湖荷花盛开时,值此良辰美景,游人如织。于是,新都县政府决定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此举办桂花会。桂花会期间,除邀集人们游园赏桂、瞻仰升庵祠、参观文物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外,城内还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展销地方名小吃、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
天彭(彭州)牡丹会:
彭州是四川省牡丹花培育基地,为全国四大牡丹胜地之一.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赏牡丹的习俗,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勘花节,并相沿形成一年一度的牡丹会.名贵品种有黑牡丹"彭州紫","丹景红","玉重楼"等.
龙泉桃花会:
龙泉花果山风景区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林面积50平方公里,水果有水蜜桃,枇杷等等多样.自然景色与别处不同,游客可以在这里大饱口福眼福.游客在这里可以自由的摘取新鲜水果品尝.每年三月中旬左右的桃花会,更是热闹非常。
四川方言与其他民族语言
四川方言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声母
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
韵母
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
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 名词 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
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
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代词 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 量词 四川话的物量词,如: 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 坨:一坨钱(一万元)、一坨线。 动量词,如: 道[tau213](遍、次):他试了一道又一道。 副词 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 多[to55]:她对你多巴适的。 飞[fei55]:飞辣。 焦[tciau55]:焦苦。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北、东、南、东南、西、中部6全方言。四川彝族分布在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甘孜州、雅安地区、宜宾地区有关各县,主要讲彝语北部方言。使用彝语的人口约有150多万。彝语外来词占一定比例,其中汉语借词校多。
彝文旧称罗罗文或倮文,史书上又彝文。各地的字数多少不同。四川彝文字数1万余个。1980年国务院批准使用四川省凉山规范彝文常用字数为21150多个,是表音文字,现已在教科书,广播、书刊、报纸、公文上大力推行。规范彝文已进入彝区中、小学使用。
藏文7世纪上半叶图弥三菩扎参照当时梵文创制。属拼音文字,由30个表示辅音的字母和4个表示元音的符号构成。书面语和现代口语有一些距离。自左向右横写。读音和各地方言有对应规律,各地都可拼读,故能成为藏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上曾用藏文撰写和翻译过大量书籍,对藏族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四川省出版有藏文杂志、报刊,开办有藏语语文专业,甘孜州和阿坝州有藏文学校。藏文教学已进入中、小学。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安多、康三个方言。四川省有安多和康方言,安多方言分布在阿坝州的一些县,康方言分布在甘孜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全省使用藏语的人口约65万。有较丰富的借词和仿制词。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顷语族羌语支。羌语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以及北川、丹巴等县部分地区。黑水县部分藏族操羌语。使用羌语的人口约134200人。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南部方言有声调;北部方言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系藏缅语族,语支末定。分布在黔江地区的石柱、西阳、秀山、北部方言。现能讲土家语的,只分布在酉阳县酉酬、大溪和秀山县的石堤3个区的部分地方,约有居民中。四川土家族使用的土家语与邻近湖南省湘西土家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一致。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四川苗语有两个方言。黔江地区各县分布的是苗语黔东北方言,川南和川西南宜宾地区、凉山州、乐山市、重庆市和攀枝花市有关各县分布的是苗语川滇方言。使用苗语的人口约25万。川东南的多数苗族居民已使用汉语。
苗文苗族古代没有文字。1905年,英国传教士曾以苗语川滇方言为基础,制定一种拼音文字(后称为“波拉字母”)。曾使用这种文字翻译出版《新约全书》和传教用的小册子,但末能推广。该文字的最大缺点是表能表达苗语的照声调系统。现只有有极少数老年人使用。
四川各民族的信仰
——汉族——
祭杜主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西平原等地。相传,蜀国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归隐西山后化为杜鹃。杜鹃为提醒人们不忘农时而号鸣,直至“啼血”。人们感今他教民务农有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县城南有他和丛帝的陵墓,称望丛祠。每到祭之日,人们便纷纷赶来开展祭祀活动,同时,赛歌跳舞,演戏娱乐,十分热闹。在川西平原等地,当杜鹃鸣叫时,人们便认为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误农时。
祭蚕虫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西平原一带。相传,蜀中开国国王蚕丛教民养蚕,每年做金蚕数千头,送给百姓,凡得到金蚕的人家,养蚕一定获得丰收。他死后,人们因感恩而祭祀他。
药王菩萨 药王是民间对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尊称。孙思邈本是京兆华原人。精通医药,医德高尚。所著《备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论5300首,被喻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之一。四川紧邻陕西,孙思邈两次入川行医并采药炼丹,其影响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间供祀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国颇为著名。许多著名中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药王塑像。四川各地如新都、广元、三台、蓬溪、石术等地均有药王届,将孙思邈作为药王菩萨供祀。
宝光寺数罗汉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新都县一带。位于县城的宝光寺罗汉堂内有各种塑像577尊。来此上香和浏览的人们,都习惯要去数罗汉。踏进门槛第一步若为左脚,便从左数起,如为右脚,便从右脚数起。数到与自己年龄数字相同的那尊罗汉,以它的善恶美丑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福。
贿耳目神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部分地区。耳目神即灶神。民间以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职责是专门观察人间发生的事情,然后上奏天庭。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给人间带来祸殃,人们每逢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点烛,贿以酒肉,计好于他。
除夕祭树 汉族信仰习俗。流传于岳池县一带。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饭菜端上桌后,首先敬神供祖,接着将每样饭菜取一点出来,切细和匀后,由家长用盘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树前祭树。据说,这样来年果树能花繁果丰,带来滚滚财源。祭树后,全家才围着桌子吃团年饭。
郊天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川东渠县一带。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夜,各村农户皆在村外南野外设置香案,摆上供品,焚香明烛,向上天跪拜叩首,祈求五谷丰收,人丁兴旺。祭毕,观察天象及其及变化,以此预测来年庄稼丰歉。
烧袱子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
庆坛 汉族信仰。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旧时,人们常将住宅或庙宇里旧有的一块石头一截磉磴奉为神灵,知名人士为坛神。逢年过节要向其烧香化纸,在上面淋鸡血祭祀。平时,不准儿童、鸡犬去践踏。遇有灾疾瘟疫,或为求吉利,要请僧道术士跳神“庆坛”。
下阴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意即下到阴间与鬼魂沟通。主持者为端公、道士、巫婆等术士。如久病不愈或诸事不顺等,便需举行此仪式,向亡灵询部原因及解决方法。
画符水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如遇家人生病,请巫师来家举行此仪式。打一碗清水,巫师用手指在水中比划符,口中念诵咒语,声称如此这般水中已有灵,病人喝了能除疾病。
送花盘 汉族信仰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遇有家人生病时,需请端公或自家举行此仪式。届时,备好香烛纸钱,用碗装一点米饭,置于一大盘中,再把盘送到病人床前踏板上,由端公或家属进行祈祷。祷毕,将盘送到岔路口,祝祭一番后将盘中物品抛掉。据说,这样可以送走瘟疫,使病人迅速恢复健康。该习俗现仍在一些山区流行。
--------------------------------------------------------------------------------
——彝族——
吉罗彝族信仰习俗。彝语音译,意为宝贝。祖先遗留下来的某种东西或祖先喜爱的某种动物,人们认为附有祖先的神灵,可保佑家人的平安。
祭齐罗尼荷 彝族信仰习俗。齐罗尼荷为彝语音译,意为五谷神。每年春种前或收获时,用稻草扎制其偶像,置于家中后墙前祭祀。届时,打牲献祭,祭师诵经,将一个刻有鬼状的木头抛于门外以示鬼,把一些树枝送往门外坝边以示丰收。
净宅 彝族信仰习俗。久病不起或家中遇到不吉之事,便认为家宅不洁净,需请祭师举行净宅仪式。届时,主人家准备一头猪、一只鸡、一撮荞麦和18根柳枝。祭师将柳枝插于门前平地上,将猪、鸡放在一旁,一面念经一面扫倒树枝,认为鬼魔、晦气便被驱除了。
捞油锅 旧时彝族的一种神判方式。失物者怀疑某人为偷盗堵而又无确切证据时,举行此仪式。仪式由巫师主持,在高山上举行。将菜油倒入锅中烧开,巫师念咒语后向锅内撒一把米,向油吹一口气,然后令失物者和嫌疑者轮流赤手伸入锅中捞。如嫌疑者捞出米而末被烫伤,为末偷;否则为偷了。失物者捞出米而末被烫伤为真失,否则为虚报。藏族也有此神判方式。
打鸡卜 彝族信仰习俗。作以占卜吉凶社员祸福。用锤将一只鸡打死,抛出门外,观鸡身定吉凶。鸡头向外为吉,向内为凶。横向为不吉不凶;鸡身侧卧或年地为凶,坐或立为最凶。
--------------------------------------------------------------------------------
——藏族——
造小塔 藏族信仰习俗。以印模压制泥胎,经烧制而成。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数寸,大者尺许。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一般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活动。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边、路旁,或埋在田间,认为可以消灭虫灾,使粮食获得丰收。
绕佛塔 藏族信仰习俗。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人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转经轮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信教必须经常念经,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人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非曲直时针方向转,黑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为对菩萨不敬。
跳神 藏族信仰习俗,藏传佛教祈福禳灾的仪式。流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区。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举行驱除鬼魔、预庆吉祥如意的法会。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种神佛鬼怪,在广场或寺院厅内随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高声呐喊,以驱除鬼魔。当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菩萨出嫁 藏族信仰习俗。流行于金川县。当地藏族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据说,这样可保一年顺序。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以示庆贺。
忌捕鹰雕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民认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吉利。
白石崇拜 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里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顶上立有多块白石,除代表天神外,还代表别的神灵。羌族人常常向白石虔诚祈祝寿,燃香祭拜。
--------------------------------------------------------------------------------
——羌族——
搜山求雨 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
神林 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也不能在其中放牧和割草,村寨定期进行化祭。
跳盔甲 羌族信仰习俗。又叫大葬舞。在为有功将士举行葬礼时跳。参加者一般为几人到十几人,头戴皮铠甲,手持兵器,先围成圈跳,接着形成两排对阵,兵器飞舞,铜钤叮当,吼声震天,表现死者作战时的威武气概。
化翳子 羌族信仰习俗。眼睛被植物枝叶擦伤或由其他原因引起不适、流泪,以及眼球内出现白色障碍物,俗称翳子,可请端公化解。
打油火 羌首长信仰习俗。当家中经常出现怪影或怪事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驱邪。届时,端公将清油烧沸装于碗内,碗中放一把汤匙。同时,点燃火把,盛一碗冷水备用。舀一匙热油浇在火把上,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端公手持火把在各间屋子里走一遍,最后来到门外。这样,邪魔便被驱逐出家门了。
踩铧头 羌族信仰习俗。当患肚痛、腹胀等疾病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冶病。一般情况下,端公将一铧头放在火塘中烧红,取出后淬一碗水给病人喝即可。遇病情严重者,须将病人平睡在床上或火塘旁,端公将烧红的铧头取出,赤脚踩上去跳舞,然后把脚踩在患者腹部,由下而上轻轻抚擦三次。
羊髀骨卜 羌族信仰习俗。由端公主持仪式,用以占卜运气、病因、行人祸福、一年吉凶、战争胜负等,所用羊髀骨须取自于用以祭祀的羊身上,一般在羊宰杀后烧煮前取骨。
--------------------------------------------------------------------------------
——土家族——
敬梅山神 土家族信仰习俗。梅山神是土家族信奉的猎神,猎人出猎前都要先祭祀他。传说,古时候有一名叫梅嫦的女子,上山打柴,遇到老虎。她在同老虎的搏斗中,衣服被撕破,浑身受伤,但仍拼着力气,最后打死老虎,为民除害。后来人们奉她为山神,加以祭祀。
跳曹盖 白马藏人信仰习俗。流行于平牙县、南坪县白马藏区。每年农历下月初六举行。“曹盖”系白马藏语音译,意为面具。跳曹盖即戴着面具跳祭祀神鬼、驱灾祈福的舞蹈。据说,这样可将鬼怪赶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名山大川,多有名寺名庙分布,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通常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等不当之礼节,至于摸僧人头部等则为不文明礼貌行为。
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侣、道人交谈,最好避免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也切莫随意打听食用腥荤之类事宜,否则徒引起对方反感,自己没趣。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不可大声喧哗,妄加指点议论,也不要随便乱窜,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上佛事活动,可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若是你带上了小宝贝,则要照看好他(她),以免因其年幼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