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一39°19’,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比邻。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四位。青海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呈现出高山、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青海辖6州、 l地、 l市、48 个县(区、市、行委),省会:西宁。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 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撤拉族、 蒙古族。在全省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77%。
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6℃——8.7℃左右。
青海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湟水河谷已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的氏族公社文化遗址。羌族于公元前2世纪移居青海。公元前121年,汉代霍去病进军湟水沿岸,在西宁市以西置临羌县。西汉时设护羌校尉。公元4年,设西海郡。397~414年,鲜卑族在青海省东部建立南凉国。隋设西海、河源二郡。唐、宋为吐蕃属地。元代东北部为贵德州,属甘肃行中书省,其余属吐蕃、朵甘思等处宣抚使司。明属西蕃地。清时东北部设西宁府,北属青海蒙古额鲁特部,南为玉树等土司属地。1950年1月1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府驻西宁市。
无论是前往新疆还是西藏、敦煌还是拉萨,青海是人们去往西部旅游时的必经之地,那里大部分土地都是戈壁和雪山,不适合于人居住。但是青海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至今仍是登山者的乐园,勇敢者的天堂。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塔尔寺坐落在西宁市西南的湟中县鲁沙尔镇, 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殿宇相连,白塔林立,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瞿昙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 25公里,系明代建筑。回廊墙面上布有约 400平方米的壁画堪称一绝。青海湖距西宁约 120公里,为中国最大的咸水内陆湖。此外还有孟达山、柴达木、马厂 塬遗址、西海郡古城遗址等 。
青海省交通概览
青海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存在公私竞争的情况,私营线路往往较快且便宜,而且常常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很少有公共汽车,可以考虑搭车,搭车时有时香烟比钱更解决问题,注意找比较可靠的车如军车,邮车等。
循化通往孟达天池的道路异常艰险,如果包车千万要找的确有走这条路经验的司机,不然可能十分危险。
西宁:青海的旅游服务只有西宁较为完整,比较方便的有青海宾馆和西宁大厦。西宁大厦位于西宁市建国路,地处繁华商业区,距西宁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仅0.5公里。 青海湖:到青海湖景区旅游一般都住宿在鸟岛宾馆,也可以自备帐篷在湖边过夜。 格尔木:格尔木对很多旅游者来说并不是旅游目的地,而只是一个中转站,到此地可住宿在格尔木宾馆,背包族则可以找价格便宜实惠的招待所入住。 另外,前往黄河源和长江源相对比较远,到当地旅游时可选则寄住在当地牧民的帐篷里,如果你送些小礼物给当地人的话,他们会很高兴的。
青海由于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饮食具有民族特色。青稞酒、奶茶、以及清真食品随处可见,而西宁的饭店也多民族风味,清真食品十分美味。在青海的汉族饭菜则大部分为四川风味,味道浓烈,颇为生猛。青海美食有手抓羊肉,尕面片,清蒸牛蹄筋,羊肠面,姜拌汤,奶皮,酿皮,牛肉干。
青海不是商业很繁荣的地区,所以作为旅游最好在集市上购买民族风俗品,如昆仑彩石、孔雀翎、藏刀、铜酒壶。 土族作为青海独特的古老民族,其织品、手工制品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古代青海与内地文化交往遗留下许多文物,在西宁的集市上也可买到。
花儿会:“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一种山歌型情歌,也是一种多民族的民歌,多是在田间劳动、山中放牧、赶车上路即兴顺口编唱。由于是情歌,某些年龄和场合是禁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唱“花儿”是有季节性的。传统的花儿会,也多集中在秋收之前的农历四、五、六这几个月里。以其为主流已形成了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节日。 燃灯节:公元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一代宗师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后来,每年这一天,整个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点灯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领袖。
波波节:土族波波会,"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在神殿前竖高10米的幡杆,埋地60厘米深,寓意为三十三天界和十八层地狱。用黄表和彩纸剪贴的云纹、水浪、万字纹、连环套等花样长幡和长线,挂在杆头,垂落于地,幡杆顶端横置两齿叉,叉尖各戳一个大馒头。因幡绳端拴着包有五色粮食、红枣、花生、水果糖、硬币等物的"粮蛋子"。"波波会"的高潮是最后一天,作道场时把所有供品拿到广场上,煨桑、上香、点灯、磕头祷祝。然后由大法师领班,其余法师随其后,手举法鼓,身穿法衣,头戴法冠,齐敲鼓点,高颂祷词,左族右转,前移后挪,还做各种动作。法师跳神一般约二三小时左右。随后大法师还要做法招魂,把一小瓷瓶勾倒,意为勾来一童男魂酬神。所以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时至今日,每年的"波波会"仍香火旺盛,法鼓不停。
玉树赛马节:赛马会是玉树地区最隆重的传统娱乐节日,每年的7月25日~8月1日举行。赛马会的举办地点在州政府结古镇向西约3公里的扎西科宽阔的草滩上,主要有跑马射箭、跑马倒立以及越野快马等项目,还有精彩的藏舞表演。
青海湖祭海:青海湖的“祭海”活动已延续了上千年之久,每年五六月份在环湖各地举行。现在的祭海活动场所有江西沟乡元者村、黑马河、尕拉寺、沙陀寺等地,其中沙陀寺举办的祭海活动规模最大。由于青海湖的祭海活动分散于环湖各地,祭海的时间又不十分固定,如果想要参观祭海活动,一定要留意当地媒体的预告和报道。
三川纳顿:纳顿”是土族人的传统节日,“纳顿”土语为“玩”的意思,每当夏粮收割完毕,人们为了感谢神灵、欢庆丰收的“纳顿”会的鼓声就敲响了。从农历七月十二到九月十五,数十里的川道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到处彩旗飘动,鼓乐喧天。纳顿会前后持续63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了。
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鸟岛是鸟儿的乐园、鸟儿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上的一大奇观。
坎布拉国家森公园: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尖扎县西北部。主要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等花草灌木种类繁多。仲夏时节山花烂漫,金秋时节枫叶胭红。尤为独特的景观是千奇百怪的丹霞地貌,山体似柱、似塔、似城堡,雄伟壮观。小尺度造型如人、如兽,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工之妙。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又一说是“美丽的少女”。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
贵德黄河: 贵德黄河:贵德黄河称为“黄河少女”。雪山下的黄河水是清的,黄河湿地的水是清的。贵德的黄河水,并不像其他地段的黄河那样浑浊。它清澈见底,虽无那般雄伟气势,但也不缺乏神韵。绿如翠玉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在微风的吹拂下,泛着微微涟漪,真是美不胜收,在配上远处的高山森林后,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日月山: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位于湟源县西南,青海湖东南。既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海拔3520米,是游人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日月山其名的由来,跟文成公主有关。如今,根据文成公主那些动人的历史传说而建设的日月山景区已出具形态。景区内有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纪念馆以及日亭、月亭、日月泉等。
互助风情园: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花儿演唱会”。

青海大部分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VC。
首次到青海,一般人登上海拔2000米以上,会有高原反应,体弱的人在入藏之前准备好氧气袋,以备不时之需。
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穆斯林的厨房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也不要进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房间。对于穆斯林家庭的与内地不同的男女地位和分工等不要大惊小怪。宗教器物不要触碰。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在饮食上,穆斯林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忌食未经杀而自死的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这些禁忌源于伊斯兰教,现已演变为生活习俗。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同意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办法是找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一旁观看。女性不能进入礼拜堂。到塔尔寺等著名景点景区旅游,尽量选择正规的商店购买纪念品,路边摊的质量难以保证。
还有就是宗教信仰的尊重,比如去塔尔寺,绝对不能随便指点佛像,不能直接踩门槛,寺内经堂里面不能照相,对僧众要尊重之类的。
|